农林业生产防寒防冻
2012-12-08 09:17  

粮油作物

1、清沟排水。开好三沟,做到横沟通直沟,直沟通大沟,沟沟相通,及时清理田内“三沟”和田外渠道,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排水畅通,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后期阴雨积水,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同时,结合清沟,撬沟泥于作物根部,压草保温护苗。

2、保暖防冻。大力推广秸秆覆盖技术,低温来临前,在油菜、蚕豌豆行间、麦垄上均匀覆盖稻草,提高地温,保护植株,预防冻害,同时也可培肥地力。

3、增施磷钾肥。施肥时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钾合理配施,防止过量偏施氮肥导致作物遭受冻害。越冬期要控施速效氮肥,防止越冬作物徒长和植株嫩弱发生冻害。可适当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天气转晴时,叶面撒施草木灰,增加作物抗性,预防冻害。

4、加强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和田间病虫发生情况,适时选用对口农药,防治越冬作物的病虫害。

蔬菜

1、做好大棚蔬菜的防冻保暖。冻雨发生时,风力往往较大,棚架设施应注意加固,防棚架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并做好温湿调控。注意关闭大棚,加盖覆盖物,检查破漏,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多层覆盖,在棚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并可覆盖草帘或无纺布等增温。雨雪天气要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积冰,防止积雪积冰过厚压塌大棚。

2、适时覆盖、抢收。抗寒性较弱的大白菜等蔬菜要抓紧采取束腰捆绑防冻措施,还可采用遮阳网浮面覆盖保温,并将可能被冻坏的蔬菜适时抢收,存放在室内,分批上市。

3、清沟排水。对于地下水位高的菜田,要抓紧开好“三沟”,保证沟沟畅通,以便能及时排除积水,降低水位,提高土温,促进生长。

4、及时培土、合理追肥。雨水天气结束,要及时培土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保护根系,有条件的还可行间撒施一层薄谷壳灰、草木灰等。同时控制氮肥,幼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忌偏施氮肥,以提高抗性,并注重叶面施肥,转晴后蔬菜可叶面喷施1~2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抗冻能力。

5、加强秧苗管理。大棚内培育的茄果类、瓜类秧苗等,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遇低温生长受阻时,可增加灯照、增光增温,促进生长。低温天气苗床要控制浇水,做到营养土不发白不浇。有条件的采用电热丝等加温设施,并及时搭建小拱棚、加盖无纺布等。待播的瓜菜秧苗,应避开冷害,通过增加地温等措施后播种。

6、加强冻后的病害防治等管理工作。蔬菜受冻后易遭受病虫害侵袭,要及时喷扑海因、百菌清、瑞毒霉锰锌等杀菌剂,防治病害并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雨雪天气大棚内湿度大不宜喷药时,也可选用烟熏剂防病,降低湿度。

柑桔

1、补充树体营养。采收后应及时施肥。对没来得及施肥或已经施过基肥但当年结果多或树势弱的树,在强寒潮来临前,应进行叶面喷施0.3%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间隔7天左右连续喷施2次,以提高树体中细胞液的浓度,这样可以减轻冻害程度。

2、主干基部培土。具体做法是将沟土或客土培在桔树主干基部的根径部位,高度一般为40厘米左右,堆至主干分叉处效果更好。次年2月天气转暖后要及时将培在主干基部的土扒开。

3、树干涂白。在晴天用生石灰1份加水7份再加食盐一汤匙,搅拌均匀后涂刷树干和树下部的大枝。树干涂白可以减少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起到防冻作用,同时还能杀灭涂白部位的病菌、虫卵和苔藓。

4、桔园覆草。大树可以在树冠下覆盖一层10~20厘米厚的稻草或杂草,幼树可用稻草或草扇包扎,对苗圃的桔苗可于12月下旬后在株行间覆盖一层10~20厘米厚的稻草,苗上再铺一层薄的稻草。

5、桔园灌水。土壤干燥的桔园应及时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灌水,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冻作用。

此外,要密切注意棚上的积雪积冰情况,及时清除棚上的积雪积冰;如遭遇大雪天气而不能及时清除棚上积雪的情况时,应果断割破棚上的塑料薄膜,防止因积雪过厚而垮塌。

畜牧业

1、检修畜禽栏舍及设施。危险畜禽舍注意加固,简易栏舍如养禽棚舍、保温棚等设施要抓紧做好加固抗压,供水管要用保温材料包扎好,防止水管破裂;暴雪来临及雪后要及时清除积雪,防止畜禽舍倒塌。同时注意畜禽舍的通风换气,保持畜禽舍空气新鲜。要密切关注当前饲料玉米等原料运输困难的实际,尽量备足饲料和饲草,防止饲料饲草供应短缺。

2、加强保暖防冻。一是加厚垫草。应及时更换和添加干燥新鲜的垫草,保持栏内干燥。二是封闭门窗。将栏舍四周进行封窗堵洞,特别是门窗透风的地方要用塑料布、彩条布或旧包装纸加木条钉上,防止寒风进入,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舍内可增加塑料大棚,但应注意通风,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或通风孔排出水汽,防治内部滴水,在午间气温较高时,揭开一边塑料大棚保持0.5—1小时,以供舍内外气体交换。三是适当增加畜禽饲养密度。冬季可比平常增加1/3的饲养密度,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畜禽间发生打斗及空气过于密闭等情况。四是对仔畜禽提供热源保暖。可通过火源加热、采用红外灯等供暖设施设备及加热饮水等措施提供热源保温。五是对于牛羊等放牧饲养改为舍饲圈养,避免牛羊在舍外受寒挨冻。确需舍外放养应选择在上午11时——下午3时之间,并尽量减少野外放牧时间。六是长毛兔等毛皮动物要加强保温,兔舍要保暖,长毛兔拉毛一次只能拉上半身或下半身,不能全部拉光。产仔兔的巢箱要覆盖好兔毛,注意防止仔兔被刁出巢箱而冻死。七是蜜蜂养殖为防止箱内温度骤然降低,要尽量减少开箱次数,及时做好箱内外的保温,箱内用稻草填充剩余空间,箱外用塑料薄膜披盖。

3、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饲喂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应充分供料,让其自由采食。或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或添加适量油脂,提高饲料能量浓度。也可适当加一些维生素C,以防应激。家禽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20%玉米,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每下降3摄氏度,每只鸡日喂料量可增加5克左右,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牛羊要提高精饲料的供给量,母牛每日补喂1—2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提高20%,同时可增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农户可喂给混合精料,适当添加一些骨粉和食盐。精料最好制成38℃左右的热粥饲喂,这样不仅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可增强机体的抗寒力。同时供给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水的温度在37℃为宜。不喂冰冻饲料和冷水。结冰下雪期间,青绿饲料要堆放在室内。生猪、耕牛都要喂温水,放在室内的水也可,绝对不能喂溪水或放在野外的冷水。

4、定期消毒、保健和防疫。生猪养殖。一是加强生猪保健工作。可用十全大补散等保健药加入饲料中,每吨饲料中添加2千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二是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强化口蹄疫、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疫病的防控。三是对处于低温受冻的猪只可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樟脑磺酸钠等加以治疗。四是加强消毒和隔离,防止疫病的传播。家禽养殖应坚持定期消毒,加强疫病监测与防控,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在饲料或饮水中投放一定的保健预防药品;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抵抗力。同时要注意禽舍内保持环境干燥,并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牛羊养殖场户应备足饲料和饲草,防止大雪可能产生的饲料饲草供应和运输困难,确保饲料供应。天气晴朗时,将牛放出舍外,并刷拭牛体,既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蜜蜂养殖要严把饲料关,选用未经发酵、变质的,且不含甘露的优质蜂蜜做饲料,尽量少用或不用白糖,同时要提高饲料糖浓度,减少饲喂次数,减少花粉饲喂量,保证饮用水清洁。同时密切注意疫情动态。大雪期间及后期,天气变化较大,容易使畜禽降低免疫抵抗能力而导致病害。因此,要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密切注视疫情,防止重大疫情发生。同时,及时做好畜禽舍的消毒隔离,特别是门口要设立消毒池,进出畜禽舍要更换衣服和鞋子,防止外来疫源的传入。

5、灾后及时恢复生产。一是修补完善畜禽建筑基础设施,确保圈舍完整,及时消除隐患,完善配套设施。二是加强畜禽饲养管理,确保种畜禽体质恢复。三是抓住春季气温回暖时机切实抓好畜禽的配种、选育和扩繁工作,力争多配多生多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