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又至,南方暴雨频繁,江河水位上涨,让人们提心吊胆;在人们关注南方汛情的同时,黄河下游防汛的气象工作已拉开帷幕,母亲河防汛又成焦点。
历史上黄河灾害频繁,被称作“中国之忧患”。
百年淤积下游“悬河”
黄河千回百转,流经八省(自治区),从河南兰考县进入山东第一站——东明县。山东黄河的现行河道是1855年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逐渐形成的,已行河150余年。东明县黄河河床经过百年淤积,已高出地面 3米~5米,高于滩地 (区) 2米~3米,形成了黄河下游最具有典型性的“地上悬河”。这段黄河大堤高于城镇,被称为 “悬河上的悬河”。最宽堤距21公里,最窄处4公里,从上界到高村上窄下宽形状如巨大的“漏斗”,在黄河防汛中令人担忧的“豆腐腰”险段就在这儿。历史上黄河的变迁改道和决溢灾害,也主要发生在这段河道。新中国成立前的两千多年中,黄河决溢1500多次,大改道26次,洪水泛溢北至天津,南达江淮。
2003年9月,河南兰考县谷营乡蔡集控导工28坝前渠西南约800米处连续出现决口,致使近邻的山东东明8.6万人遭洪水围困,在两省的合力抢险抗灾下终于堵住决口。一位参与指挥的山东省领导曾忧心忡忡地说过,如果堵不住决口,黄河将再度改道南行,黄河历史又将重写,至今想起心有余悸。
“悬河”如盘难盛水
据史料记载,东明段黄河在1855年~1938年之间,有14次决口,每次决口都给沿黄河居住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山东黄河现行河道两岸堤距上宽下窄,河道纵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菏泽市黄河河务局一水利专家把这种主流摆动频繁,河道宽浅的黄河河槽,形象地比喻为难以盛水的 “大盘子”。
黄河水在山东菏泽地区20多公里宽的河段汇集后,注入高村以下仅4公里宽的河段。黄河水又以巨大的扇形态势从艾山 “瓶颈”口涌出,向济南泺口流去。艾山,人称黄河的卡口,是黄河下游一处著名的险段。大坝与对岸小山之间的河槽宽仅275米,是黄河下游最窄的河道。很难想象,在宽浅河道上肆意奔流的洪水,会服服帖贴地穿过这狭窄的“瓶颈”。
有关部门分析,黄河若在北岸阳谷陶城铺-津浦铁路桥之间发生决溢,将淹没山东聊城、德州、济南和滨州等市的大面积土地以及部分城镇和胜利油田等,洪泛区范围1.05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530万;若在北岸津浦铁路桥以下河段溃决,溃水将沿徒骇河入海,洪泛区涉及济南、滨州两市和胜利油田,面积6700平方公里,涉及人口270万;若在南岸河南兰考-东平湖河段决口,洪水将波及鲁西南的大面积土地及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和津浦、京九、新菏铁路,洪泛区面积将达2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000万;若在南岸济南以下河段决溢,洪水将波及小清河两岸,影响范围约为6760平方公里,270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将受到影响。 “悬河”和难以盛水的“盘子”如同两柄利刃,使山东防洪部门和指挥员的心随之高悬。
“中国忧患”岂能乐观
历史上黄河灾害频繁,被称作“中国之忧患”。 1998年,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指出:“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一旦决口将带来很大灾难,不仅黄淮海平原的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同时水退沙存,河渠淤塞,农田沙化,后患无穷,生态将长期难以恢复。”可见,山东地处黄河防汛最关键和薄弱的下游,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黄河近20年来未遇大水,加上小浪底水库建成应用,防洪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也在增多。其实不然,小浪底水库1999年10月25日实现下闸蓄水并连续十年调水调沙,为下游黄河防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然而,小浪底水库建成应用仍有2.7万平方公里的无工程控制区,小浪底防洪的主要受益地段是山东东明县高村以上的流域,如果黄河中游降水过大,对山东黄河 “悬河”河段防洪的任务难度仍然未变。 “一库定天下”是对防洪工作的误解,这种麻痹思想必须消除。
山东省政府有关部门指出:“从黄河下游发生洪水的周期规律和有关资料分析,发生洪水的时间正日益临近。 ”分析表明,虽然1982年以来黄河已连续28年未发生较大洪水,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周月鲁在全省防汛会议上指出,山东黄河防汛形势不宜乐观。 “根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黄河流域降水偏多地区位于黄河中游南部和下游地区,若降雨稍有集中,极有可能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过程。”同时,山东黄河河道及滩区避洪问题仍很突出;东平湖防洪压力很大,防守风险很高以及防洪工程还存在薄弱环节。 “中国忧患”的黄河防汛,自古至今,责任如天,岂能乐观。
“悬河”防汛气象服务拉开帷幕
山东省气象局按照中国气象局对汛期气象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防指和省政府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对全省气象服务工作再检查、汛期服务工作再部署、应急服务措施再落实。省局局长湖涛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认真增强对抗旱防汛应急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敏感性,高度重视今年山东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注重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测,进一步加强极端天气的应急和预警服务,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到位,尤其做好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的针对性。
目前,山东省局对全省17个市气象局、34个重要台站、部分区域气象观测站就汛前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应急保障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以确保山东汛期气象服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