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工程实践

Engineering Practice

课程编号

ES158295

学分

5

课程类别

□核心■必修 □任选 □限选

执行学期

2-7

课程学时

及其分配

总学时

学时分配

80

讲授

0

实验

0

实习

80

上机

0

开课单位

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

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对应培养标准

2.5.3 与世界科学和工程发展保持同步的能力;3.1.2维持团队正常工作和运行的能力;3.1.5 组建技术团队的能力;3.2.3交流能力。

先修课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教材与参 考文献

推荐教材:

工程实践,徐晓军,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教材:

[1] 工程能力,张海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课程实践,蒋建国,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二、工程实践的性质与作用

《工程实践》是在环境工程的教学中设置的一个总结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将学生已学的基础理论及实验方法有效地融合并应用于实际,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环境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的方案或可行途径。

三、培养目标与标准

通过工程实践的训练:

一方面达到使学生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能够进行正确的描述和分析,以及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将环境工程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综合运用的目地,另外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终生学习能力,展示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等方面能力;组建技术团队的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形成适当的书面交流能力以及工程师的角色与责任。

本课程具体完成培养方案中以下指标,重点完成指标2.5.3,3.1.2,3.1.4,3.1.5,4.1.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教学要求

2. 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

2.5 职业能力和态度

2.5.3 与世界科学和工程发展保持同步的能力,熟悉科学新发现、新技术和创新等带来的影响,对现有工程实践和技术的熟悉程度

U

3. 人际交往能力

3.1 团队工作能力

3.1.2维持团队正常工作和运行的能力,包括团队目标、议程、实施计划、基本规定,组织有效会议,实施有效交流,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U

3.1.4 培养团队领导能力,结合团队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施团队过程管理,展示领导、组织、指导和咨询等方面的能力

U

3.1.5 组建技术团队的能力,能组建跨学科、小型团队,并充分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远距离、分散、电子化等)进行交流、展示与技术合作等

U

3.2 交流能力

3.2.2形成不同的交流结构形式,包括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选择相关、可信、准确的有利证据,采用简练、明了、精确和清晰的语言,适当使用修辞

U

3.2.3 形成适当的书面交流能力,包括文章的连贯性、流畅性,正确使用拼写、标点符号和语法等,展示技术写作和不同的写作风格

U

3.2.4 采用电子及多媒体交流的能力,具有制作电子演示材料,采用电邮、电话留言和视频会议的工作惯例

U

4. 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

4.1外部和社会环境

4.1.1 工程师的角色与责任

U

注:该表所列指标可对照培养方案中所列指标来解释。I:介绍,指从教、学活动中、从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得知识,侧重知识的获取,没有实训要求。T:讲授,指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引导开展的基础测试或练习,匹配有课程讨论、课后研讨等环节。U:运用,指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实练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匹配有课程的三级项目或其它实践环节。

四、实验(实习、设计、论文)内容与学时分配

以下四个题目,任选一个作设计,每个题目限选20人。每个设计题目讲授4学时,20学时作设计计算和制图。本课程开出的实验(实习、设计、论文)项目详见下表,项目序号1-6为工程实践(一),项目序号7-15为工程实践(二),项目序号16-21为工程实践(三):

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内 容 提 要

项目学

项目性

实践形

项目类型

每组人数

其他说

1

污水处理工艺初步方案制定

通过对污染源的分析,初步构思,提出治理方案,编写说明书。

16

任选一个

20

2

废气治理工艺初步方案制定

16

20

3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艺初步方案制定

16

20

4

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初步方案制定

16

20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案初步编写

通过现场调查,查阅文献,了解环评步骤,编写环评大纲。

16

20

6

环境污染物常规监测方案初步制定

通过现场调查,查阅文献,了解环境监测步骤,写出监测该污染物的步骤。

16

20

7

8

填料塔,喷淋塔等吸收塔的设计

通过详细调查,现场考察,分别根据指导教师,编制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单元操作设备设计,编写说明书,绘制设备图。

16

任选一个

20

搅拌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等换热器的设计

16

20

9

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除尘设备的设计

16

20

10

活性污泥沉降池,曝气池,吸附固定床,活性污泥生化池等废水处理单元设计

16

20

11

防噪声设备等物理性污染控制单元设计

16

20

12

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单元设计

16

20

13

建设项目环评中,水环境评价,大气环境评价或噪声等专章的编制

详细编写专章环评内容

16

20

14

针对环境中某一种污染物编写详细的监测步骤

详细制定从采样,前处理,分析方法,数据处理等监测方案

16

20

15

实验,针对水、其,声、渣等污染物治理方法以及污染物的分析开展实验研究。

详细说明研究目地,方法,实验装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

16

20

16

污水处理工艺初步设计,编写说明书

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详细编写说明书和图纸的绘制,要求达到可研的水平。

16

任选一个

20

17

废气除尘及治理工艺初步设计,编写说明书

16

20

18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初步设计,编写说明书

16

20

1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

16

20

20

污染物常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分析

16

20

21

物理性污染控制与治理初步设计,编写说明书

16

20

备注:如开出多个项目供选,除在“项目性质”一栏注明为“任选”外,还应在备注中说明至少要修多少项目/学时等。

五、实验(实习、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要求

要求报告编写规范。

六、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课程考核方式及考核要求和标准:

1、平时学业考核:考核范围包括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的准备情况、现场操作情况等方面。

2、报告(答辩、报告、评阅论文等)考核。

3、最终成绩构成:明确考核环节及其占总成绩的比例。

段落形式的文字描述考核方法后,可采用表格形式作为补充,参考下表:

考核环节

考核内容及方式

百分比

报告(答辩、报告、评阅论文等)考核

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70%

平时考核

设计的准备情况

30%

上一条:《气象雷达实习》实践教学大纲 下一条:《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关闭